【記者張家倫/綜合報導】黑心油事件波及面繼續擴大,從4日“立委”爆料,臺灣地區油品業者大量進口棉籽,總量逾千噸;不排除已榨成棉籽油,去年也有5家業者進口棉籽1815噸,近4年來共進口6000多噸棉籽,按出油比例估算,近4年約有2400噸棉籽油流向不明。此外,追查又發現大統公司隱匿的400家經銷商名單。
農委會中區分署昨天聞訊派員到頂新彰化縣永靖鄉肥料廠,帶走相關資料查核;彰化地檢署也介入調查,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智勇說,臺灣地區未禁止進口棉籽,檢方將了了解進口棉籽及制售肥料細節,究辦不法。
衛生局稽查人員逐筆打印最近5年大統的進銷貨資料,總共印出4公分厚的書面進銷貨數據。衛生局初步清查,400家經銷商販賣的油品,絕大多數和大統第一次交出945家廠商的油品相同,是否還有未曝光的代工產品或別種油品,衛生稽查員表示,會趕快比對,以免更多消費者受害。
農委會今表示,國內有4家飼料廠商及1家貿易商進口棉籽,今年1月至10月共進口1358公噸,做為飼料或肥料使用,農委會今已會同衛福部、動科所及畜試所專家追分5路查廠,調查業者進口棉籽數量、使用情形及流向,今更證實5家業者分別為頂新、大成長城、福壽、三福是等4家飼料業者,另1家則是郭茂盛企業公司,以經營水產、蔬果、油脂、飼料及農產豆類進出口為主。。
官員說,福壽、大成長城進出口資料來源、流向交代非常清楚,三福以及郭茂盛企業公司答應今天會提完整書面資料,只有頂新對棉籽來源及流向仍未說明清楚。他強調,頂新雖對外講其進口的棉籽都做成肥料,郭茂盛企業則說進口的棉籽已轉售再轉售給飼料廠及養牛的酪農,農委會會同衛福部及畜試所、動科所的查場,只要業者交待不清,會追查到底,若業者有榨油行為,卻沒有油品工廠登記許可證,衛福部會開罰,若業者製成飼料或肥料,沒有棉籽輸入許可證及製造肥料、飼料許可證,農委會也可開罰,依飼料管理法規定,可將業者移送法辦,業者將面臨6個月以上2年以下有期徒刑,依肥料管理法規定則可罰業者最重50萬元。